“工程结构抗震加固”施工工艺简单,既保持原建筑风貌,又大大提高了承载力。
历史风貌建筑是一个城市最直接的见证,然而岁月风霜也使它面临建筑结构安全的问题。我公司组织的工程结构抗震加固课题,已成功地解决了原来老建筑加固所面临的难题,从而为许多历史风貌建筑的加固创造了便利条件。
老方法难尽如人意
提起对老建筑进行加固,人们一般采用的传统方法有三种,一是加大截面法,二是粘钢加固法,三是粘贴碳纤维加固法。
这三种加固方法,有其优缺点。加大截面法就是采用高强度灌浆材料、混凝土包柱、包梁、加厚板等,虽然施工工艺简单,工程造价较低,加固效果显著,但缺点是对原建筑风貌和使用空间有所改变,增加荷载。
另外两种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,如结构胶高分子材料污染,材料老化、防火问题,构件节点加固效果差,表面装修处理困难,加固费用较高等。
新方法像是表面装修
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教学前楼建于五十年代,为三层砖混结构,建筑抗震安全存在较大问题:二层和三层抗震横墙间距过大,抗震能力不足;一至三层纵墙尤其是二层纵墙,抗震能力不足;砖墙体为砂灰浆砌筑,强度低,墙体抗震能力差。为确保该教学楼的安全使用,我们采用了内部对纵横墙体的加固,外部增设圈梁及构造柱的加固。
我公司技术人员采用一种全新的加固方法——“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法”,这是新技术、新材料和新工法的结合。其施工工艺十分简单,就是把钢绞线、钢丝或钢筋固定在需要加固的柱子、梁、墙体上,喷射界面剂,敷抹聚合物砂浆面层。
如果用钢绞线、钢丝网片等加固时,因钢绞线、钢丝网片直径细,砂浆厚度薄,加固后等于在建筑的表面进行粉刷装修,既保持原建筑风貌、空间和使用功能,其承载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。而且无污染,施工方便。
这种新方法更适合于对旧建筑的加固。根据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和相关规划,新的加固方法非常适合历史风貌建筑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。这将有利于对众多的旧建筑实施加固。 |